鹰击长空 鹏程万里
——前园社区、华苑集团发展纪实
从1990年,一个城区挂号的穷村,无基础,无收入,艰难地白手起家;到2017年,固定资产近百亿元,总占地面积近3000亩,总建筑面积240多万平方米,经营业户2万多家,年交易额近千亿元。2017年上缴税金1.156亿元,实现纳税连续三年过亿元无债务。居民福利全省最高,文明富足、安居乐业。成为临沂国际商贸城的主要成员、兰山区支柱企业、临沂市和山东省龙头企业,全国知名的“市场村”。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一、 赤诚男儿、崭露头角
20世纪80年代初,三中全会的春风已经席卷祖国大地。作为“老大哥”的西关率先在涑河以南建起了专业批发市场,市场的建成让村民们过上了有班上、有钱花的日子,享受到了村里发放的优厚福利,率先过上了过去想也不敢想的生活。
那条河不知流淌了多少代,祖辈以来,它一直充当着两个村友好的纽带,但8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改变,横在前园与西关的涑河仿佛成为富裕与贫穷的鸿沟。眼看着两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1987年被推选为村委成员的周宝柱心里五味杂陈。
“村民茅屋矮又低,几个企业小集体。闲散劳力满街转,臭泥汪里泡垃圾。”这首打油诗就是对当时前园的写照。周宝柱等一批年轻人心里憋着一口气,党的政策这么好,前园的地势又不差,为什么偏端着金碗要饭呢?!1990年11月村委换届,以周宝柱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他们决定改变村里经济落后的现状,带着村民共同致富。
当时的前园村经济滞后,无积蓄,无收入,不具备发展经济的条件,前途一片渺茫。发展经济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多,政策问题、资金问题、项目问题、土地问题,还需要做通领导和群众的思想工作,承担巨大的风险。没有超人的胆识、没有为党为群众负责的精神是很难作这个决定的。周宝柱他们经过广泛的分析研究和考察论证,发现华东地区还没有一家成型的塑料橡胶市场,决定在“太子湖”建设塑料橡胶专业批发市场。
为了争取领导们的支持和建设所需资金,新任领导班子不分昼夜地工作,“橡皮头、鹦鹉嘴、草包肚子、兔子腿”对当时跑项目的写照。为了全村父老乡亲尽快脱贫致富,为了前园辉煌的明天,他们抱着一颗赤诚的心,顶着重重压力艰难地一步步走下去……
项目建设期间天气特别冷,工地上没有一天不结冰,呼啸的北风裹着漫天飞扬的尘土和雪花刀割般打在建设者的脸上手上。他们的脸冻紫了、手冻僵了、头上落满土、口鼻呛满沙……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没有一个人抱怨辛苦,因为他们心中都燃烧着一只理想的火把,这只火把源源不断地把光和热注入他们的胸怀,给他们增添了热情,增添了力量。沙灰冻上了就掺上盐搅开再用,砖瓦冻上了就浇上水化开再垒。拂晓刚出家门不觉就到黄昏,总是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总是感觉劲没全部使完。
1991年4月10日,这个凝聚着前园新一代创业者无数心血和汗水的第一个专业批发市场,在全村2000多乡亲的期盼下竣工开业了。市场占地30亩,瓦房4排3200㎡,平房4排3200㎡,大棚700多㎡,总投资70多万元。天道酬勤,塑料市场的生意不到半年就火爆起来。年底一盘点,净利近百万元。“太子湖”的黄土变成金了!前园2000多名父老乡亲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自发地组织秧歌队、高跷队上街庆贺。寒暑轮回,乡亲们在求富的道路上有数不清的寻觅,今天终于迎来一缕绚丽的曙光。
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远见卓识驾驭了市场,同时也折服了所有的怀疑目光。
二、 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塑料市场的成功使以周宝柱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信心倍增。1991年下半年,通过考察,发现城区内经销土杂产品的散户很有规模,具备了组建市场的条件。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潜在的商机,随之决定紧挨着塑料市场再建一个新市场,这就是后来轰动全国,被领导誉为“明星市场”和“样板市场”的华东土产杂品市场。
华东土杂市场从开业那天起便一路繁荣兴旺,经营户一年比一年多,效益一年比一年好。1999年3月份,集团毅然决定投资1.5亿元对土杂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的总建筑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华东土杂市场的提升改造是前园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次改造,掌舵人周宝柱充分发挥创造力,发明设计了全国第一例旋转坡道,旋转坡道的使用让高层展厅的价值翻了几倍。后来这项发明被临沂批发城多个大型展厅广泛采用。
使用旋转坡道的土杂市场,一、二、三层是大型展厅,四层是“商人村”。摩托车、三轮车、小货车和轿车开至任意楼层。位于四楼的“商人村”解决了400多家经营户的住宿。有诗曰“红楼商人宅第、绿草空中游园。疑是蓬莱仙境,实为天上人间。”作为临沂商城的一大风景,土杂市场相继被《大众日报》、《临沂日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和临沂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朱镕基、姜春云、连承敏等国家、省、市领导人先后来这里视察。
1993年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实体——山东华苑企业集团总公司。在随后的时间里,采用“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方式,相继建成了华东干果瓜子市场、华东胶合板市场、华东机电市场、华东家具材料市场、华东农贸市场、华东旧货市场、华苑工业园、华东仓储区。2005年在临西十一路征地400多亩对中国板材市场和中国装饰材料市场进行搬迁,2008年在临西十路征地400多亩,整体搬迁华东塑料市场、华东干果市场、华东水产市场,同年原华东土杂市场被改造成华东国际酒店用品市场,还建设了酒店用品市场二期和三期,2011年投巨资对华东机电市场、华东旧货市场进行提升改造……
2011年,针对下一步的发展,集团领导又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两个转变”的战略决策,“经营模式由集体管理向委托管理转变,经营方向由批发市场向房地产市场转变”。实践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既符合集团的实际,又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在“两个转变”的号召下,首先有酒店用品市场、水产市场、干果市场等8个企业成功实现了委托管理,直接减少管理人员200多人,每年节约费用几百万元,每年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市场经营和管理均实现了巨大的提高。另外,首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华苑中天成功实施。该项目位于北园路市区中心地段,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由于该项目设计理念超前,建设品质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受到广大业主的一致认为,销售工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已经全部售罄。华苑中天的顺利实施展示了惊人的“华苑速度”。对第一次尝试房地产开发的华苑集团来说,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
2015年,华苑集团与日照天泽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这是华苑集团走出临沂发展事业的成功创举,也是“两个转变”战略思想的辉煌成果。该项目位于千年名港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是由政府支持的“省重点工程”,总占地约800多亩,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园区。主要用于整合和发展岚山区的冷链物流产业,全部建成投产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天泽冷链物流项目被奉为日照市学习的楷模。
2017年固定资产近百亿元,总占地面积近3000亩,总建筑面积230多万平方米,经营业户2万多家,年交易额近千亿元。2017年上缴税金1.156亿元,实现纳税连续三年过亿元。纳税总额在全区村居企业中排名第一,综合排名第十一,全区服务业排名第四位。荣登“全市纳税百强企业”前列,被授予“临沂市首届最美纳税人”, “十佳服务业企业”、“商城国际化十佳企业”等荣誉称号。
三、作风严谨、清正廉洁
任何人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勤政、廉政、俭朴、谨慎”是华苑集团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的关键。
提起勤政,华苑集团可以成为企业的一个标杆。自从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坚持每天早晨点名,勤政无小事,主要领导身先力行、兢兢业业。
提起廉政,华苑集团早在1995年就形成规定,所有开支须经4人以上签字,并经严格的审查后方可报销,超过1000元的开支须报请民主理财小组审批后方可实施。所有的建筑、拍卖、承包、出租项目以及各种材料的购进,都提前3天发出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大型工程的核算,其价格都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向各企业下发“廉政建设倡议书”,与各市场签订了“收缴房租费责任书”,这一举措杜绝市场收费过程中的人情收费、关系收费、贪污受贿行为。
提起俭朴,掌舵人周宝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做给十个看,如果我开个小口,下边就敢开个大口。”华苑集团的领导带头不追求名牌,不接受宴请,在花钱消费上从不大手大脚,出差还带着大葱煎饼。由于领导干部自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了一股俭朴之风。
提起谨慎,掌舵人周宝柱多年来时刻提醒大家,一定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严格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上讲政治,对下讲德信,出格的话不说,出格的事不做,出格的钱不拿。
勤俭一直是华苑集团发展的名片。大家都戏称掌舵人周宝柱是“铁公鸡”。为了把集体的钱花在“刀刃”上,集团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一分钱掰开花”。 2015年初,大众日报记者对周宝柱勤俭持家的事迹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形成5000多字的专题,以《村办企业以勤俭作名片,一个俭字坚守20年》标题在2月19日《大众日报》第一版刊登。近年来,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集团一班人更加坚定的认为,之前的做法完全符合中央的指示精神,符合时代的主题。“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冲沙。搞企业,勤俭绝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勤俭是万万不行的。”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是华苑集团事业成功的基石,也是事业常盛不衰的保障。
四、加强党建、巩固堡垒
作为党的一级基层组织,华苑党委多年来一直不放松党建工作。主要是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定期过好组织生活,落实民主生活制度,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评选表彰先进等。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为适应新形式下党组织工作的需要,华苑党委于2009年设立3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管理280多名共产党员。并严格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考察机制,每年都有新鲜血液注入到党员队伍中来。同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党组织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多年来,华苑党委注重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培育各类服务组织,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
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建立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特别在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中,扎实有效,实现了良好的效果。
注意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建立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物质保障机制,保护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五、无私奉献、回报社会
掌舵人周宝柱说:“我们发展经济获取收益,主要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为了多向国家做贡献,二是为了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了让群众切身体会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切实改变群众的生活,早在事业初期的1996年便对全体居民实行了“九免四补助”的福利待遇,其福利数额在全区乃至全市一直是最高的。随着集体经济的增长,福利数额越来越高。目前社区每位普通居民每年享受4200元,每位5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享受23000元,每年向居民发放福利投资近3000万元。2015年7月份向每位居民成本价发放了30平方米楼房,共发放206套,加上不要楼房的居民每人3万元补贴,向居民让利近亿元。这种以成本价向居民发放福利房的做法,在全市乃至全省还是首例。2016-2017年连续两年拨付资金4000多万元,额外向每位居民发放2万元现金,经济的发展给百姓带来了丰厚的实惠,目前居民福利待遇居全市最高。这样一来2015-2017年,每位老年人共享受14万多元,每位普通居民共享受9万多元。三年用于发放居民福利支出2亿多元。
华苑集团富了不忘社会。近年来先后向李官镇张村、费县中心小学、临沂四中、临沂十二中、北园路小学等无偿捐赠各类财物100多万元;向兰山区运动会、广场文化节、山东省第十二届广告节、电视连续剧《大商城》、临沂世界杯滑水赛、中央电视台临沂商城宣传栏目等捐资300余万元,向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以及捐助困难职工和群众等共计200多万元;还捐款8万元设立兰山区慈善基金,向市、区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80万元等。2016年“七一”前夕组织42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捐款18万多元,用于捐助社区病困群众。近年累计捐款1000多万元。
集团和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国五星级市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市场、中国十佳交易市场、全国诚信经营示范市场、全国公平交易企业100强、省级模范居委会、省级文明村、省级计生协会先进集体、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区、山东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山东省商贸流通先进企业、市级文明单位、全是地方税收贡献大户、临沂市场发展十大功勋单位、功勋企业、税收功勋奖等荣誉称号,所属中国装饰板材城连续十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木材市场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